最近火爆的周星馳電影《美人魚》票房大賣,電影開篇展示的大氣污染和生態破壞場景觸目驚心。如今,北方人民一天不吸霾就覺得是巨大的榮幸,南方人民對霧霾和水污染也習以為常。“假如如果地球上連一滴干凈的水,一口新鮮的空氣都沒有的話,我們所做的一切有什么意義?”《美人魚》里的這句臺詞引起了人們的思考。星爺憑借其強大的號召力,讓環保話題不斷升溫。目前來看,智能安防技術,尤其是iVM(智能可視化管理)在環保控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安防技術在智慧環保中的應用案例
早在2013年初,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國家環保部在北京共同簽署了衢州智慧環保建設示范試點項目合作協議,標志著衢州市的智慧環保項目已被正式列入國家級示范試點。中電海康集團承建開發了“智慧環保”綜合管理平臺,海康威視提供技術支撐,系統可以分成感知采集、政務管理、公共服務、智能監管、決策支持、支撐平臺、統一門戶、硬件配套、系統運行保障等8大類。
在衢州智慧環保建設示范試點項目,海康采用了感知信息采集層、基礎網絡傳輸層、應用支撐平臺層、應用系統層的4層系統架構,以感知信息采集為基礎,逐層達到智慧環保的核心。
不同地點的企業和污水處理廠的檢測數據在不斷輸入和反饋。如果在一個周期內連續超標,次數超過三次,系統將自動反饋到環境監察支隊,支隊人員隨即趕往現場“移動執法”。
2015年年底,山東壽光市與海康簽約“智慧環保”項目。通過“智慧環保”監管系統實現對全市400家重點企業排污、重點工業園區面源污染、重點河流斷面水質、環境空氣質量的監管全覆蓋。利用物聯網技術,借助污染源在線監測、視頻監控、GPS、射頻傳輸等技術,通過計算機和云計算實現環保業務的整合,以更加精細和動態的方式實現環境管理和智慧決策,最終有效實現對全市排污企業和重點區域的科學監管、剛性執法和陽光收費。
智能可視化管理的發展歷程
安防監控可以劃為三個標志性時代:全模擬時代→模數混合時代→數字式可視化管理時代。可視化管理時代重點解決“管”的需求,主要特征為高清、智能、大聯網,滿足面向行業的業務安全管理和系統安全運行需求,“高清”能夠最大限度地保障可視化,“智能”能夠最大限度地促進管理,“聯網”能夠最大限度地共享資源和深化應用,可視化的意義在于能夠提高業務管理以及系統管理的綜合效益與服務水平。
iVM(智能可視化管理)理念在2012年由海康威視提出,隨著視頻內容的深度應用需求不斷涌現,行業應用范圍變大的趨勢十分顯著,例如在環保控制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iVM在環保控制中的應用前景
環境科學是關于物理環境、化學環境、生態環境等等的綜合性學科。環保包括很多方面,利用可視化管理技術對排污企業進行監管只是很小的一個方面。環保絕不僅僅是發現和懲罰排污的企業,要想改善環境還是要從源頭做起。
目前,IP監控正在取代傳統的模擬監控成為主流,基于IP技術的高清、智能實現,可視化管理應用(iVM)將是視頻監控發展的主旋律。此外,基于物聯網技術構建的三維全景融合視頻監控系統,打破了傳統分鏡頭監控模式存在的畫面相互孤立、缺乏關聯性的應用局限,將部署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路實時監控視頻與監控區域的三維模型進行配準融合,生成大范圍三維全景動態監控畫面。
利用三維可視化管理技術,對森林資源、河流湖泊、草地沙漠進行監控,把監控畫面和相關數據進行處理,生成動態畫面。可以像天氣預報一樣,從動態畫面預見環境變化趨勢,提早干預,及時整治。
環保是科技發展中面臨的重要問題,如果只重視經濟發展,不重視環境,那么遲早有一天,我們會像電影臺詞中說的一樣“連一滴干凈的水,一口新鮮的空氣都沒有”。隨著技術革新與行業應用需求的深入對接和加速融合,安防已經邁入一個全新的智能可視化管理時代。我們相信,智能可視化管理會成為環保控制中重要手段。